雁与电·百年缘丨建设“中国电工城”“风口”来了

发布时间: 2024-06-30 10:51:30 乐鱼网站赞助大巴黎
  • 产品参数

  根据原衡阳电业局编撰的《衡阳电力志》(1906年--1985年)记载,1918年,衡阳人李俊卿、陈汝伯发起筹建了泰记电灯公司。这是衡阳第一家电工企业,可谓衡阳电工产业的发端。雁与电,百年缘起。

  荡荡百年过去,衡阳电工产业已由一颗幼小“树苗”成长为一大片茂密“树林”。其中不乏参天“大树”:截至2021年,全产业链规上企业57家,年产值260亿元。而衡阳“智造”电工产品,更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集群。如今,市委又战略性提出建设“中国电工城”,堪称打造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集群“升级版”。

  为宣传报道建设“中国电工城”战略,助力加快“三强一化”建设,本报特推出“雁与电百年缘”系列策划报道。报道将围绕建设“中国电工城”衡阳的目的何在、建设“中国电工城”衡阳的底气何在、建设“中国电工城”衡阳在做什么等维度展开,敬请关注!

  从此前的“打造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集群”,到“建设中国电工城”,并不只是概念上的变化,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而言,后者可谓是前者的豪华“升级版”,内涵已经截然不同。

  这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后作出的战略决策。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有需求,现有的产业格局和自身条件有底气,国省密集释放的政策红利让衡阳有支撑。借“风”起势,正当其时。

  从学术角度看,“电工”是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个工业生产体系。更多的应用于工程领域,侧重生产与制造。

  衡阳将“中国电工城”内涵定义为:依托全市电力设备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与之紧密关联的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化的经济等新兴起的产业,打造新能源发电及储能、输变电设备、电气机械与器材三大电工产业集群。

  不难看出,与“打造国家级输变电产业集群”相比,“中国电工城”的内涵更丰富,前者只是后者产业链中的一环。某一些程度而言,后者是前者的豪华“升级版”。

  2020年9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筛选划定了14条优势产业链,其中就包括新型能源及电力装备产业链。

  2021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支持衡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明白准确地提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中国特变电气城”。

  衡阳自加压力,以更高标准落实省里的安排部署。与“中国特变电气城”相比,建设“中国电工城”更利长远。其一,特变电工虽然是衡阳乃至全国电工行业领军企业之一,但不足以代表整个衡阳,其片面性不利于延长招商线、扩宽招商面。其二,从学术角度考虑,“电工”比“电气”内涵更大,可以囊括“电气”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因此,市委、市政府有意向省委、省政府提出申请,将建设“中国特变电气城”更改为建设“中国电工城”。

  那么,建成“中国电工城”有什么标准或定义?衡阳人从“高度”和“宽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一,从产业产值看,要达到千亿级;其二,从产业链看,上中下游齐全且相对平衡;其三,拿到国家级“牌子”。

  建设“中国电工城”战略决策的作出,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后的成果。根据国内外现有情况综合分析,显而易见衡阳遇到了发展电工产业的极佳“风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能源供给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变,能源消费向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转变。新能源(主要为风电及光电)装机量和发电量必然加速增长,电力消费必然继续大幅扩张,电力市场化规模必然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输变电产业被称为“能源高铁”,在环保时代堪称“经济永动机”。电力行业发展和电力市场构建迎来重大机遇期,电工产业发展可谓“好风凭借力”。

  事实上,国家有关政策支撑和战略牵引力度已经显现,政策红利也密集释放。国务院把输变电列入振兴装备制造业范畴的第二大产业、新基建特高压重点产业。

  今年2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在衡阳调研时指出,衡阳要把发展制造业作为立市之本,激发科学技术创新活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湖南“十四五”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发展规划,输变电产业名列其中。同时,湖南省正推荐以衡阳为主体、辐射长株潭地区的输变电产业集群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1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支持先进制造业供应链配套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引导有条件的市(州)集中资源培育发展1--2个特色配套产业园区。今年以来,省发改委对全省特色配套产业进行摸底,我市电力设备产业受到关注。省发改委拟将衡阳市电力设备特色配套产业园纳入支持培育发展计划。

  以上种种战略机遇无不表明,“中国电工城”是一块金字招牌。谁获得这块招牌,便将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赢得主动和优势,赢得市场和行业的话语权。

  当然,衡阳建设“中国电工城”并非只是外部有机遇,更重要的是自身发展有需求。

  当前,衡阳被中央、省委赋予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正快速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撑必不可少。

  我市已经着手构建“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优势产业布局,电工产业正在其中。建设“中国电工城”,就是推动产业“强集聚”的有力行动。此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电力设备产业上下游企业向衡阳集聚,大力提升全市工业实力和整体经济实力,为快速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增添强力引擎。

  历经数十年发展,我市电力设备产业规模逐年壮大,集聚企业数也颇为可观,更是培育了衡变公司、金杯电缆、恒飞电缆等行业头部企业。但这一些企业的体量在成长到百亿级过程中,由于上下游链条不够协调同步,“发育”受限。

  建设“中国电工城”,就是构建全产业链集聚区,打通“产业、市场、会展、贸易、物流、金融、服务”等大板块。如果目标实现,则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企业研发水平、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技术先进性等各方面竞争力,最终促动企业迈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价值链中高端。